根據統計,在台灣因為乳癌切除乳房的女性,有50%的患者年齡小於50歲。術後的乳房重建,便成為重要的議題。
心理狀態與身體狀態的評估,對於乳癌後的乳房重建是重要的。身體狀態的評估,主要有兩個重要的項目:乳癌的部位、治療期間的身體狀況。面臨乳癌,許多病患會面臨心情巨大的起伏,需要花時間慢慢調整、慢慢接受現況,有人時間短、有人時間長,需要家屬支持與尊重病患的感受。
根據臺大醫院外科部主任暨乳房醫學中心主任黃俊升說明:「早期乳癌,例如第一期或第二期乳癌的重建,在切除時進行立即性重建的效果會最好,因為皮膚保留得越多,就越能保留與原本相近的外觀。」再加上,乳癌治療屬於「乳房外科」的範疇,乳房重建的手術,是「整形外科」範疇,因此需要協同兩個不同專業的單位,因此越早決定,對治療越有利。如果在乳癌切除手術後,立即重建是最好的選擇。
乳房重建並不會影響乳癌的病程、預後,或是局部的復發診斷。如果一時無法決定或有侵犯到胸壁或是發炎性乳癌的病患,也可以等待乳癌控制良好,再進行延遲性重建。
最直接的好處就是乳房重建後,病患的外觀基本上不會有任何影響,外觀與原本的樣子並無任何差異,就像安潔莉納裘莉就是最佳的案例。因此病患在心情上、社交、日常生活,影響會更小,能盡快恢復該有的生活、職場工作。
因組織與實際情況可能較為複雜,本文章以較簡略地說明方式解說,患者之具體情況不一,須以主治醫師之判斷與實際治療狀況為主。
在乳房重建手術前,需要評估以下狀況:
確認手術如何安排,需要評估以下項目:
做好術前評估之後,就要確認要以哪種手術進行乳房重建。
選擇一:使用組織擴張器與植入義乳
乳房切除後,如果表皮不足以直接植入義乳,就需要先植入「組織擴張器」,使皮膚撐大,騰出足夠空間,讓義乳可以順利植入。通常須歷經2-4個月的擴張期、2-4週穩定期,取出組織擴張器,即可植入義乳。
這種手術相對簡單、手術時間較短、不會造成新的傷口,對於慢性病患者(糖尿病、高血壓、心臟病)適合使用這個方式。相對而言,缺點是義乳的效果不如自體組織重建;另有「筴膜攣縮」的可能,組織可能會硬化(就是:石頭奶)。手術的可能合併症包括感染,局部皮膚壞死,血腫,組織擴張器的破裂等等。
選擇二:自體組織移植
自體組織移植重建後之乳房較自然美觀,對於放射治療耐受度佳。然而有的病患,需要合併多重方法重建。
乳房重建手術可移植的部位:
取自下腹部的組織來重建乳房。不適合打算懷孕的病人,這個移植的部位優點是:相對自然、同時可去除下腹肥胖、妊娠紋問題。缺點是:會留疤、合併症局部皮瓣或脂肪壞死、傷口癒合不良、感染、疤痕增生、血腫、以及腹部疝氣等。
取自背部的三角形肌肉(大概在肩頰骨附近的位置)。適合打算在懷孕的病患、乳房較小的病患。缺點是:背部的會有疤痕、背部的不對稱、合併症局部皮瓣或脂肪壞死、傷口癒合不良、感染、疤痕增生、血腫、以及腹部疝氣等。
取自橫腹直肌皮瓣、臀大肌皮瓣、深下腹動脈穿通支皮瓣。這個手術不切斷血管,因此可減少減少部份皮瓣及脂肪壞死,提供更多的軟組織。缺點則是手術技術難度高,所需耗費的手術時間長,有血管栓塞的機率及皮瓣失敗的可能。
如果需要切除乳頭,則可配合乳頭乳暈的重建,一般在乳房重建完成後三至六個月才進行。
自體組織移植形成乳頭的形狀,再以刺青上色的方式完成色澤。
自另一個乳頭移植一部份乳暈。
自腋下、大腿內側,較深色的皮膚移植為乳暈。
手術或療程皆會有其醫療風險,本案例圖文為個人親身體驗分享,已獲得當事人同意。以上資訊係做為診療的輔助說明、衛生教育及醫療知識分享,僅供參考。民眾應於診所接受醫師親自診斷後,再行確認相關治療是否適用於自己。 |
【手術禁忌症】
懷孕、糖尿病控制不佳患者,凝血功能不良者。高血壓患者容易術後瘀青血腫問題,術後復原會比較久。任何醫師判斷不適之疾病,請親自與醫師當面進行評估診斷。
【手術術前需知】
有服用抗凝血劑成分或其它藥物者,應術前告知醫師。
【可能的副作用】
腫脹、瘀血、疼痛、暫時性不對稱,皆常見正常現象,按照醫護人員的指示按時回診,數日至數週內即會消失。 極少數人可能發生併發症:血腫或術後再出血、傷口感染、傷口癒合不良、疤痕增生肥厚或攣縮等等症狀。
![]() |
週二四上午:高雄大同醫院門診 |
![]() |
高雄市前金區中華三路68號 |
![]() |
0938880380 |
![]() |
週三隔週:高醫門診 |
![]() |
高雄市三民區自由一路100號 |
![]() |
(07)3121101 轉6201 6202 6207 |
![]() |
週六:聖緹雅門診 |
![]() |
台北市大安區仁愛路四段107號 環球企業大廈13樓 |
![]() |
(02)2775 5680 |